數位生活
-
「讓我們一起注重隱私權,但人民幣真的太香了」蘋果遭踢爆疑向中國政府獻上玩家個資?!
我大蘋果(Apple)在首款支援5G的iPhone 12與M1晶片的推出之後,銷量更上一層樓,iPhone 12更是在擁有龐大商機的中國市場上,較去年出貨量暴增158%,而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機,你覺得這家生活風格與科技業頭龍頭會怎麼做? 《紐約時報》爆料,指出蘋果為配合中國於2017年頒布的「網路安全法」,已向中國政府低頭,同意將中國的蘋果使用者個資奉獻給北京當局,不僅在中國貴陽設立資料中心,下個月也將在內蒙古完成另外一座數據中心。 根據《紐時》報導,蘋果於中國的數據中心,實際上係由中國政府人員管控,而蘋果亦將使用者個資的解鎖技術存放於此,且禁止使用其他加密技術,包括中國使用者的電子郵件、照片、聯絡資訊、定位資料等等,中國政府都有可能存取。 對此,蘋果工程師與資安專家表示,蘋果甚至無法阻止、干涉中國存取隱私的舉動,但蘋果卻堅稱,自己仍保有解鎖這些個人資料的控制權,且於中國所使用的加密技術,甚至還比其他國家先進。 而中國言論審查的黑手一樣也伸進了來自自由美國的蘋果內部,應用程式App中不得存在「台獨」、「藏獨」、「天安門廣場」等字眼,否則即下架,自2017年以來,中國蘋果Apple Store大約有5,500款App無故下架,但卻仍可在他國Apple Store中找到,而被下架的App包含了外國新聞媒體、加密通訊程式等等。 報導中還引述了曾掌管Apple Store的資安專家—舒梅克(Phillip Shoemaker)的說法,蘋果在中國的律師列給他與團隊一份「管制清單」,舒梅克表示,他多次在半夜被叫醒,就只是為了中國政府要求移除某些特定App。 據悉,中國網路機關曾在2018年時,要求蘋果擋下流亡美國的郭文貴所上架的App,但最終還是鑽了漏洞成功上架,中國政府要求蘋果給個解釋,最終下場就是,蘋果以「表現不佳」解聘了那名核准上架的審查人員。 針對此事,郭文貴也於18日時現身說法,指出被下架的App名為「GUO Media」,因被蘋果封殺而遭受巨大損失,但他強調「我相信他們也懂的,我們把所有最善良、包容的一面給了蘋果,希望蘋果能了解我們」,並表示他不會向蘋果求償,也不會與蘋果、iOS為敵,他只想滅共。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wb7ZK7vjE ▲郭文貴現身說法。 經由小編實測,在台灣的各大通訊App並沒有在這奇怪的禁令之內,由此可知,蘋果採用了「因地制宜」的手法,也多次針對中國個資疑雲向各界表示,他們是遵從當地法規,單由這個論點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妥,更別說本質就是「商人」的蘋果公司了。 只不過諷刺的是,當iOS 14.5推出了ATT功能,庫克登高一呼大搖隱私權旗幟,但換了張地圖,中國玩家們的各項隱私權便蕩然無存。 為什麼蘋果需要討好中國呢?除了暴漲的產品銷量,還有「世界工廠」的地位,蘋果眾多產品大多Made in China,除了中國外,似乎並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提供蘋果所需的生產規模,從中國市場所得的業績也是幾百億美金在跳。 說到Made in China,咱們台灣公司也出了一個包?要說是出包嗎?我想對中國來說,這個用詞應該沒問題,技嘉一個中國粗製濫造的文宣,造成大中國官民群情激憤,最後副總跟行銷部課長因「違反工作規則」被解聘,創辦技嘉的葉培城董事長也請辭,但不確定是否因為此事,只是這時機點實在太令人想入非非。 前幾年,美國大量封殺華為手機,中國網友們也反向抵制iPhone,但這就跟罵髒話一樣,嘴巴說說、撂個狠話,iPhone 12一出還是真香,銷量、市佔率暴漲。然而反觀Google,說退出中國就退出,但下場呢?除了中國在用百度搜尋,有誰不是用Google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一切都是你們的迷思,臉書再次重申沒有竊聽使用者談話內容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Facebook會偷聽我們生活中的對話,然後投放更精準的廣告,比方說,上一秒你才在與情人討論買房子的事,下一秒打開臉書就會看到它推播了一則「大O區美麗新世界,一坪99.9萬起」的這種廣告給你。(別說你都沒遇到~ 而Facebook也於18日舉辦亞太區隱私政策線上說明會時,再次重申「Facebook並沒有利用麥克風收集音訊來投放個人化廣告,這完全是個迷思。」不知道這是不是在iOS 14.5推出反廣告追蹤之後,發現全球只有12%使用者同意之後,所作的一個挽救使用者的手法。 Facebook公共政策團隊總監Steve Satterfield,於本次線上說明會中,分享了Facebook是如何保護使用者資料、並如何改革以及改良隱私政策,以及Facebook個人化廣告與隱私性政策不會互相矛盾,並且使用者是完全擁有廣告與個人資料控制權的。 並有媒體提問,各界懷疑Facebook錄製使用者音訊,並利用其關鍵字來投放更精準的個人化廣告,是否真有其事,而Steve Satterfield卻回應道,我們不幹竊聽這種事,這都是各位的迷思。 但有意思的是,早在前幾年,Facebook就被抓包竊聽使用者的談話內容,並且將音訊內容轉化成文字,而在被抓包之後,Facebook也迅速表示已經停用該功能,並表示,Facebook聽取音訊並轉為文字的用途,是在檢視Facebook的AI對訊息解讀是否正確。 於是我們對比前後這兩段話,這中間是小編搞錯了、還是其實真的有些不對勁?且網路上教導玩家們如何防止竊聽的小教室比比皆是,而這究竟是我們太敏感,還是臉書在說謊?再加上iOS 14.5推出之後,讓iPhone使用者擁有廣告追蹤的自決權,於是祖克柏氣到跳腳、大罵庫克偽善的舉動,很難讓人不想入非非,並轉頭再看看Steve Satterfield所說的迷思一言,更是有一種被嘲諷的感覺。 相信各位都聽過「免費的最貴」這句話,應該也聽過「如果商品是免費的,那麼你就不是消費者,而是一件商品。」不收費、但擁有廣大使用者資訊的Facebook,透過廣告來獲取收入,這一切都無可厚非,但隱私權無法以價值來衡量,當隱私權與免費使用造成了矛盾,你要怎麼選?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Apple Music已抵達數位串流戰場,於6月推出免費使用「Hi-Res無損音質」與「杜比空間音訊」新服務
昨天一早才在說Apple Music的,結果小編完全猜錯了,Apple Music在17日上線新預告片後,就發佈了即將從6月開始向Apple Music使用者推播杜比全景聲的「Spatial Audio」(空間音訊)與「ALAC」格式的Hi-Res無損音質。 更重要的是,Apple Music使用者將可以無痛免費使用這兩個功能,不必支付額外費用就能盡情享受Apple Music音樂庫裡7500萬首歌曲,但這叫我們本土的KKBOX與即將推出Hi-Fi服務的Spotify情何以堪呢? Apple Music將自動預設所有使用H1或W1晶片的AirPods耳機、以及蘋果各裝置(包含iPhone、iPad、Mac)中使用Spatial Audio,並且將在音樂庫中持續新增支援Spatial Audio的歌曲。 而Apple Music Hi-Rex服務,玩家們則需要透過「設定」來更改音訊品質,CD的44.1 kHz/16 bit,到 48 kHz/24 bit 都可在任何 Apple 裝置上播放,如果外接DAC數位類比轉換器,Apple Music最高則能提供192 kHz/24 bit的高解析度音訊給玩家。 不過有趣的是,現階段AirPods系列耳機、包含最新的AirPods Pro Max都不支援ALAC格式的無損音質播放,甚至連HomePod都不行,且市面上絕大多數真無線藍牙耳機也都不支援(哭啊,小編的Bose消噪耳塞也不行),那麼到底「誰」可以? 或許就是謠傳已久、尚未現身的AirPods與AirPods Pro了,依照蘋果的尿性,以ALAC格式來玩Hi-Res數位串流,加上不用錢、免費無痛升級這種幾乎壟斷式的玩法,有相當大的機率就是為了後面的耳機產品做鋪路行動,但Android上也有Apple Music的使用者,只不過照比例來說,數量相較iOS用戶要來得少,因此,目前官司纏身的蘋果,是否又會因為這項舉動,再次吃上反壟斷官司呢? 為了回應蘋果這招無痛手法,Amazon Music HD也宣布從6月起,免費提供無損音質的服務,歐洲地區的捧油們,現在就可以馬上用了,但回頭看看搶先一步推出Hi-Fi的KKBOX,是不是會有什麼因應對策呢?至於擁有全球最多用戶的數位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是不是也會改對策,把即將推出的Hi-Fi服務也免費放送給使用者呢?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Apple Music上線新預告片,暗示Hi-Fi服務的到來?
前陣子,PCDIY!跟各位報導了Apple Music即將推出Hi-Fi服務,而早上小編上班時,打開Apple Music發現了一些新東西。 在Apple Music介面上的「瀏覽」欄位,Apple Music上線了一個類似預告片的東西,而該預告片敘述寫著:「即將推出。準備就位,迎接全新音樂體驗。」而這不就是在暗示Apple Music Hi-Fi即將到來嗎?小編在這裡不負責任推測,Apple Music最晚或許會在下周五前上線Hi-Fi服務! 目前主流的音樂串流平台中,Amazon與Deezer的高音質訂閱費用為每月14.99美元、Tidal為19.99美元(台灣依舊要透過跨區下載才能使用),而Apple Music的老對手Spotify也即將推出Hi-Fi服務;台灣方面,擁有最大市場的KKBOX也已推出299元月費的KKBOX Hi-Fi服務。 另外,依據蘋果喜歡一條龍服務的個性,隨著Apple Music即將到來的Hi-Fi服務,也有報導與流言指出,AirPods 3也將與Apple Music Hi-Fi一同問世,形成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效應(誤),而以此推論,AirPods 3在軟硬體與規格上,將會有相當幅度的進化,因為有可能AirPods 3或許將會是目前唯一支援Hi-Fi播放的蘋果產品。 回頭來看看Apple Music所上線的預告片,那句「準備就位,迎接全新音樂體驗。」是不是有什麼既視感呢?2001年時,iPod問世,賈伯斯以一句「用iPod,你再也不必每天聽同樣的歌曲了」來宣傳iPod。 而iPod的風靡也的確改造了整個世代聽音樂的方式,雖然說當時MP3播放器以遍地開花,但iPod加上iTunes音樂商店的線上下載功能,才是音樂數位化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經過了20年,在智慧型手機崛起之後,iPod也卸下了它音樂播放器王者的寶座,如今iPod與iTunes搭檔的輝煌已然過去,新崛起的Apple Music加上可能與其配對的AirPods 3,是否能再度引起當時蘋果對於「音樂市場」的風潮,甚至說革命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後溫馨提醒,雖說小編有訂閱數位音樂串流服務,不過於藍牙轉碼對音質的壓縮,平時在家不出門時,還是都用CD在聽音樂,但不是說有個好的音源轉碼就能有好音質,耳機規格配置,遠遠大於音源轉碼的重要性,假設玩家們有Hi-Fi需求,小編認為,先去買個好一點的耳機,再訂閱Hi-Fi服務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無線讓音樂體驗也無限、ANC主動降噪加持,ASUS ROG Strix Go BT無線藍牙耳機開箱體驗
如果要說ASUS推出的耳機系列哪一款最受歡迎?相信陸續推出了多款不同定位與設計的版本,可對應在各種玩家的需求性上面,接續前面推出的幾款系列版本可以發現到,包括了2.4無線、有線之外,現在也對應了Bluetooth藍牙推出了Strix Go BT這一款,隨著手機/平板的使用裝置普及之下,Strix Go系列也能讓更多玩家體驗絕佳的音樂饗宴,那就隨著小編的介紹來開箱一瞧這款耳機的特色吧! 如果認真要把這幾款版本來做個比較的話,這款BT版本倒是與2.4版本較為類似,除了都是採無線模式外,也都能同時支援常見的3.5mm連接,對玩家來說算是相當便利的雙用模式,另外,也同樣提供有攜行包的設計,便於玩家收納攜帶,至於內建的獨家氣密腔體與40mm ASUS Essence驅動單體特色當然也是一絕,想要自由悠遊在電腦與各項行動裝置上聆聽音樂與打Game、追劇的使用者來說,Strix Go BT無疑是更佳適合入手的版本。 照慣例還是來開個箱吧!基本上在外包裝上面大概就是與另外Strix Go系列的其他幾款差不多,都採類似的外盒設計風格,不過外盒上面標示的「BT」字樣倒是蠻清楚的顯示了這款Strix Go的身分,當然,如Hi-Res、Teamspeak等的認證也不可少的通通都有支援,至於跨平台的部分也能完美對應如PC、MAC、PS4、PS5、Nintendo Switch、Xbox Series X、Xbox Series S等,真的是一機在手、通通都有。 在包裝盒內取出就是一整個皮質精緻的硬殼攜行包了,耳機本體以及附件線材都在裡面,包括有提供了Type-C與3.5mm的連接線、使用說明書以及飛行時專用的轉接插座,很明顯的,具備可折疊式的設計,讓Strix Go BT就算沒有攜行包也能方便攜帶在玩家的各種包包中。至於各項功能按鍵的部分則位於雙耳的下方位置,而且這款Strix Go BT可是支援主動降噪功能(ANC),配上具備低延遲且高解析的高通aptX Adaptive音頻技術,可提供使用者幾近無瑕、高品質的藍牙音訊,隨時隨地都能完全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 由於有支援多個平台模式,所以玩家應該可以很輕鬆地就能透過有線、或是無線藍牙的方式連接,不管是用在PC/MAC上頭或是手邊的行動裝置都OK,當然官方也建議可以使用自家的Armoury Crate這套App來做細部的設定與調整,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這款App僅支援Android系統手機,所以iOS的使用者只能透過裝置內建的設定囉! Android陣營的玩家可以從Google Play下載Armoury Crate這款App,安裝後如果有開啟ROG Strix Go BT就可以看到有連接上囉!從自家的Armoury Crate App中可以看到包括電量狀態、音量設定、音效優化處理、虛擬環繞音效、等化器、低音等各項細部設定,音效優化方面提供了5種模式:均衡、射擊、電影、競速、角色扮演,而等化器則是除了預設外,還提供了9種模式供使用者自行挑選,包括:古典、嘻哈、爵士樂、金屬樂、電子音樂、搖滾、人聲、射擊、競速,若是追劇或是觀看電影等情境下,可以選擇開啟虛擬環場音效功能,另外在最頂下的低音增益模式也可以因應需求打開。 iOS的使用者也別覺得好像不能享受這樣的功能有點遺憾,其實也是可以透過手機本身的設定來做聲音的EQ調整,包括透過iPhone也能透過內建的音樂播放程式做如電子音樂、流行音樂等EQ模式的調整啦! 其實以從最先開始的Strix Go 2.4這一版來說,就已經可以發現到這系列的特色很鮮明,體積不會太大、佩戴上也舒適,久戴也OK、不會有過度壓迫感,40mm的ASUS Essence驅動單體對於聲音的表現也相當豐富及純淨,聆聽的感受性頗佳,AI降噪的麥克風效果清晰且失真度低,可對應多使用環境與平台,這些特點對於使用者來說顯然是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需求,只要擁有一組Strix Go系列的耳機,基本上已經很夠日常使用。 雖然中間有推出了2款有線版本給不同價格帶與需求性的玩家們選擇,但回到便利性上面,這一版BT的推出大概就是集前面幾款的特點而大成了,加入了ANC主動降噪功能,使用者只要按下開關鍵就能切換ANC模式(長按為電源開關機與進入配對模式),可依需求選擇強度降噪、清度降噪、環境降噪等,至於便利的選曲按鍵也位於電源開關鍵的上方,按一下可播放或暫停、按兩下可跳下一首、按三下則是跳上一首音樂,更上面的音量控制鈕除了可調整音量的高低外,輕按下就能使麥克風靜音/取消靜音,基本控制都在單手上完成,其實相當方便操作。 實際配戴的感受性算是極佳的,這來自於採用的頭戴與耳罩的部分除了有一定厚度外,親膚材質的設計也讓配戴的舒適度上升許多,配上左右側的6段式延伸與可任意調整角度的耳罩轉軸設計,說實話,只要腦袋不是長的特別奇怪,應該這款Strix Go BT都能對應的頗OK,也能調整到一個最舒適的配戴角度才對。 由於有支援Qualcomm的aptX Adaptive音頻技術,因此在聆聽音樂的部分倒是令人感到蠻不錯的表現,這部分包括在聆聽一般最常見的流行音樂或是較偏向人聲的部分都具備豐富的細節,中音段的表現還滿飽滿的,高音部分稍微沒有那麼強烈,而低頻的表現倒是還算渾厚,由於可以支援有線模式,與藍牙模式兩相對照的情況下,藍牙模式下的失真情況並沒有太多,而除了音樂性外,在作為電競支援方面,打Game時的音效細節表現算是相當清楚,可以輕鬆掌握敵方的動靜,另外在玩家可能會擔心的藍牙延遲問題上更是無慢半拍反應的情況發生,加上少了前幾款還需要掛上桿式麥克風的設計,戴上Strix Go BT簡直就是輕鬆打Game了!(感覺就是少一根在眼晴晃來晃去的麥克風就覺得清爽許多) 基本上若是搭配如KKBOX這類有提供Hi-Res音質的播放平台,更能發揮這款Strix Go BT的高音質表現,基本上本次體驗除了採用透過KKBOX之外,也透過iPhone的Apple Music提供的高保真音效來播放音樂,整體的感受度算是極佳,另外,由於有支援ANC(三種模式)所以就算在戶外、甚至是家中也不用擔心會被其他吵雜的聲音干擾,很有一種身處鬧市卻萬籟俱寂的寧靜感,只有自己暢享在音樂世界裡,很棒! 最後要提到的是通常會擔心的續航力問題,有別於一堆入耳式藍牙還有充電盒可以當作電量補充包的設計,無線藍牙版耳罩式的續航力可就是玩家會擔心用不了太久的考慮原因,不過這部分倒是不用太擔心,Strix Go BT支援快充功能,只能充電15分鐘就能連續使用5小時(遊戲模式),若是充飽電力則可以提供最長45小時的使用時間,從早到晚可以用上2天不停歇,而且Type-C的接頭可是與目前主流的手機等行動裝置相容,透過行動電源一樣能夠快速充電,超強續航力加上快充功能內建,沒電、不存在的啦! 隨著越來越多的周邊裝置都已經逐步的無線化,事實上耳機這項常用的周邊也開始邁入了無線的普及化,新出爐的BT版除了承襲Strix Go系列一貫以來的特色與音質表現外,採用BT藍牙連線模式更是能夠輕鬆對應玩家手上的諸多行動裝置,更不用說Strix Go BT還支援3.5mm有線、以及可以透過Type-C連接充電等,而且重點是耳機的音質表現在透過獨家氣密腔體及40 mm ASUS Essence驅動單體的加持下更是具備豐富、純淨與渾厚低音等特色,並搭配ANC主動降噪功能,相當容易令聆聽者快速沉浸於其中。 而且隨附的硬殼收納包也讓使用者便於攜帶,如果想要體驗一把耳罩式耳機帶來的音樂饗宴,又想隨時享受玩遊戲時的音效細節回饋表現,那這款ROG Strix Go BT或許就是您一直在找的無線藍牙耳機喔!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考驗信仰的至高無上單品,Apple AirPods Max耳罩型主動式降噪耳機開耳試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蘋果(Apple)所推出的產品總是能引領整個時代潮流,或許不是他們第一個開始做的產品,但總能引起社會與市場的震盪與譁然,可能從iPhone開始,也有可能早在iPod時代就是這樣了,但總之,這個現象早就在我們心中潛移默化許久了。 從iPhone 7開始的歷代iPhone,蘋果都移除了3.5mm音源孔,取而代之的是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的誕生,但也或許是AirPods計畫,才讓3.5mm音源孔消失在iPhone上,而討論這兩者前後似乎沒有意義,因為它們息息相關、無法分割,而AirPods也的確衝擊了市場,現在有人出門還戴有線耳機嗎?或許有,但實在太少見了。 入耳式、耳塞式的AirPods早就攪亂了耳機的一池春水不知許久,但頭戴式AirPods卻在2014年蘋果收購Beats後遲遲沒有動靜,然而去年九月底,蘋果自研ARM架構M1晶片橫空問世,新系列Apple Watch、iPad、iPhone 12也接連誕生,本以為2020年就會這麼過了,豈知,蘋果卻在去年底來個回馬槍,推出了頭戴主動式降噪耳機AirPods Max。 蘋果除了是一間科技公司之外,玩家們可別忘了,它還是一間生活風格公司,不僅引領時尚,還能創造流行,也因此,壓根就不必擔心蘋果在AirPods Max的外觀設計上,會有任何令人擔憂的地方。 從賈伯斯時代延續下來,AirPods Max也一貫承襲了所有蘋果產品的主軸「簡約時尚風格」,更要命的是,耳罩的陽極處理鋁金屬、頭帶的不鏽鋼框架與網狀紡織布、耳罩軟墊的記憶泡棉,甚至沒有刻上蘋果Logo,似乎正告訴你:只要戴著走在路上,無論是誰,都會知道你正在使用的是蘋果AirPods Max;AirPods Max還附贈了一副耳機套,雖然上面說不用擔心美觀的問題,但這個耳機套說實話還真的有點像眼罩(笑)。 AirPods Max有太空灰、銀色、綠色、天藍色、粉紅色五種顏色可供挑選,小編所入手的是太空灰款式,陽極處理鋁金屬所展現的光澤,讓AirPods Max在黑色與灰色之間更顯精緻,且左右耳罩可獨立旋轉並平衡耳部所承受的壓力。 然而金屬的魅力可不是塑膠可以替代的,可調式頭帶的不鏽鋼框架,雖然在無刻度伸縮支臂的調整上會稍微不習慣,但質感、堅固性、與肌膚的貼合度可說是無可挑剔,而頂部網面的網狀編織設計,除了分散重量之外,其U型槽設計,還能減輕使用時,耳機對頭部所造成的壓力感。 耳罩軟墊也不是開玩笑的,經過聲學工程設計的記憶泡棉,能緊貼雙耳,讓玩家擁有無與倫比的沉浸感,而包覆在耳罩外的網狀織物,也經過特別設計,能有一種像是靠枕般地柔軟舒適;由於耳罩軟墊是透過磁力吸附在耳機上,因此更換也相當方便。 不同於以快捷手勢操作的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 Max在右耳配置了1顆按鈕與1顆旋鈕以及Lightning埠,蘋果系列產品用作充電與傳輸的Lightning埠應該不用多加贅述了,我們來瞧瞧那顆數位旋鈕,不僅能以旋轉方式來精準控制音量大小,還能以按壓模式操控其他功能,比方說:按1下即可播放、暫停音樂或者接電話;按2下就能跳到下一首歌;按3下則回到上一首歌;如果按住的話呢?那麼Siri就會在你耳邊,問你需要什麼幫助。 這番設計,除了讓操控上更加直覺、更加穩定之外,還能消除大多數無線藍牙耳機使用快捷手勢但卻不靈敏(或太靈敏),所帶給玩家們觸覺上的零回饋與心中的不安定性。 而身為主動式降噪無線藍牙耳機,降噪程度的調解當然也是少不得的,AirPods Max右耳上的另外1顆按鈕即為噪音控制按鈕,按下去之後即可在降噪與通透模式中進行切換。 蘋果喜歡親力親為,任何產品都要用自家研發的,這種事已經在M1晶片後更廣為人知了,AirPods Max所搭載的即為蘋果所設計的特製動圈驅動單體,而這個動圈驅動單體採用了與高階落地式揚聲器相仿的雙環形釹磁鐵引擎,讓高傳真音質的輸出,在可聽範圍內將總諧波失真率降地最低,讓低中高三頻的表現、甚至式音樂中的音符,能夠更加清晰、更加明朗,即使音量開大最大,聲音也不會變得模糊不清。 並且具有動態頭部追蹤功能的空間音訊,在連結iPhone或iPad裝置時,AirPods Max會運用內建的陀螺儀與加速度計,來追蹤玩家們頭部的細微動作,因此能讓玩家無論怎麼轉頭動頭部,都會感覺到聲音始終都是從固定的方向傳來的。 除此之外,AirPods Max的左右耳罩都搭載了蘋果所設計的H1晶片,其運算音訊技術能夠利用晶片中的10個音訊核心,協助阻絕外在噪音,再加上適應性等化功能,能夠根據耳罩的貼合度,來對聲音做出調整,讓聆聽的環繞感更加強大,就如同親臨現場,即使左耳戴的比較鬆,適應性等化功能都能即時處理,將輸出的音質保持最佳狀態。 那H1晶片到底是什麼?其實,H1晶片早在AirPods 2推出的時候就已經搭載了,不僅讓AirPods Max能夠使用藍牙5.0規格,在iPad與iPhone裝置間切換也更加迅速,聲音延遲也大幅降低,更讓「嘿Siri」的功能實作在AirPods Max上,甚至有國外玩家在實驗過程中發現,H1晶片的強大運算能力就如同一台iPhone 4,雖說iPhone 4已經是幾年前過時的產品,但可別忘了,它可是放在耳機中的晶片啊。 主動式降噪更有意思,雖說耳罩型耳機相比耳塞式或入耳式來說,已經大了不少,但實際而言,其實還算是個非常有限的小空間,但AirPods Max卻實裝了9個麥克風,而其中有8個是拿來用於主動式降噪的,其作用方式為發出抗噪波,進而抵銷外來的聲音,讓玩家戴上之後,更能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 在續航力方面,AirPods Max充飽電1次,在開啟主動式降噪功能或通透模式時,最長可以播放長達20小時的音樂,不僅如此,播放電影、通話,也都是充電1次就能使用20小時,並且透過Lightning 對 USB-C 連接埠所附加的快速充電,能讓AirPods Max充電5分鐘,就能得到約莫1.5小時的聆聽時間。 而有個配件相當有趣,很值得一提,不曉得玩家們還記不記得前文所述的AirPods Max耳機套,小編說它很像眼罩的那個,由於AirPods Max沒有電源開關,因此玩家們若使用完畢後,請記得放回這個被命名為「聰穎」的耳機套中,因為AirPods Max上搭載了耳機套感測器,只要放進聰穎耳機套之後,就能進入超低耗電狀態用以保存電量。 作為蘋果首款頭戴型主動式降噪藍牙無線耳機, AirPods Max給小編的體驗,雖說不上是十全十美,但對比市面上耳罩式藍牙耳機已經相當傑出了,更何況,蘋果壓根就不是一間製作揚聲器或是耳機專門的科技公司。 在抗噪功能上,8個麥克風的配置所帶來的隔絕效果的確是非常驚人,但有一個令人非常為難的關鍵,或許是AirPods Max所發出的抗噪波太過強勁,小編一戴上AirPods Max之後,瞬間就有獨立於世界的感受,但所帶來的耳壓也相當強大,耳朵會有種就像是搭飛機、搭高鐵、或是長時間搭乘高速公路客運那樣的感覺,雖然小編身為果粉,除了耳壓之外,在抗噪體驗上,身體也感受到了十足的壓力,但那不是陽極處理鋁金屬所帶來的重量壓迫,而是抗噪波太強大,所牽連出來的各方面身體壓力,畢竟AirPods Max扣掉聰穎耳機套,僅僅只有384.8公克的重量。 不過在聆聽體驗上,這個就要從舊時代的iPod時代說起,小編那時是個窮高中生,但偏偏使用著iPod,因此只能使用附贈的耳機,對比班上同學所使用的雜牌MP3播放器,雖然只是附贈的,但音質與配戴感都高於它牌好幾倍,延續此經驗,AirPods Max在音質呈現上,當然也完全沒有問題。 台灣的獨立樂團發展至今,已經三十年有餘,認真說起來,不能說比不上搖滾樂重鎮的美國或英國,但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在。 來自台北的透明雜誌,雖然作品不多,但留下來的1張專輯與3張EP卻已經讓他們被視為台灣獨立音樂圈的傳奇,雖說透明雜誌以straight edge的風格作為基底,但其實雜揉了許多各式各類的曲風,歌曲中劇烈且充滿震動感與躍動性的Bass line、富含攻擊性的大量吉他爆裂破音、躁進、奔放的鼓擊、以及主唱洪申豪充滿躁動卻卻時不時充斥著溫柔與憂鬱的嗓音,第一時間就想讓小編拿來測試AirPods Max。 雖然透明雜誌的每首歌幾乎都被譽為不可再得的經典,但作為唯一一張專輯中的主打曲目《性的地獄》,其爵士鼓忽動忽靜的情緒呈現,相當適合拿來體驗AirPods Max動態呈現,雙吉他的破音效果、與加了破音毛邊、時隱時沒的躍動Bass line,讓刷放和弦的節拍與獨奏乍聽之下非常凌亂,但實際在樂曲表現上卻非常乾淨俐落,用來測試AirPods Max的細節表現也相當合宜;而搖滾樂,尤其龐克樂,最注重現場的表現,十分適合拿來測試AirPods Max所標榜的環繞感。 歸功於H1晶片以及耳罩型耳機的特性,AirPods Max在環繞感方面的凸顯相當強勁,聲音像磁鐵一般在小編的耳道中迴盪,完全不會遺漏;而特製動圈驅動單體的搭載,雙吉他破音所產生的高頻、以及主唱與和聲的中頻相當優秀地融合在一起,不會發生各頻率單獨為政的事情,但略為可惜的是,AirPods Max的低頻相比中頻、高頻的表現,依小編的標準來看,是稍微少了那麼一點點;當然在動態細節的呈現上,歌曲中2分01秒開始,忽明忽暗的小鼓擊聲,AirPods Max也是捕捉地相當精準,鼓手錄音時所表達的Punch與情緒,在小編耳中都還原的相當到位。 依據蘋果產品所帶來的品質,基本上不考慮價格的話,讓人剁手一波其實都不會太讓人後悔,AirPods Max在降躁效能與音質呈現上的都相當令人滿意,只不過耳壓的程度讓小編有點難以承受,玩家們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不過,說是不考慮價格,蘋果的產品,倘若價格不斐,那其實真的就是在考驗信仰了,偏偏AirPods Max就是不斐的那一個,玩家們可要好好考慮啊。(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TP-Link響應世界地球日,全新推出HS300智慧延長線!市面最多的獨立開關6插座 + 3USB供電埠,省電就在一指間!
TP-Link近年積極投入智慧家居生態鏈,推出針對不同環境適用的智慧插座與智慧延長線系列產品。為迎接世界地球日,更於四月全新推出進階版智慧延長線HS300,具有目前市面上最多的6個獨立插座與3個USB供電埠,且每個獨立插座皆有個別開關可以控制,更能透過Kasa Smart App遠端監看與管理用電,一指即可開關電器、節約能源愛地球!目前HS300已於全通路上架販售,建議售價為NT$ 1,390元,詳情請見官方網站與各大銷售通路。 TP-Link最新智慧延長線HS300,具有目前市面上最多的6個獨立插座與3個USB供電埠,且每個插座皆為具有接地線的3孔形式,可一次安插6項電器,還能同步透過USB供電埠為手機、藍牙耳機充電,一條抵多條的實用性適用於各類型環境與空間,而HS300細緻純白的機身,也為居家或辦公室增添簡潔設計感,輕鬆有品味的升格智慧情境。 TP-Link HS300的6個插座皆附有獨立開關,可以個別控制每一項電器使用,同時延續TP-Link智慧型插座與延長線特色,可與Amazon Alexa、Google語音助理與Microsoft Cortana相容,透過對話輕鬆控制電器開關;而TP-Link智慧家居系列專屬的Kasa Smart App操作上也相當直覺,按照步驟與HS300成功配對後即可遠端控制電器開關、進行排程管理,也能將設備客製化分組,例如將空氣清淨機與除濕機分為同一群組,並排程於晚上七點人員離開後將此群組電器同步打開。HS300使用上除了便利與智慧外,也能夠透過App遠端監控設備用電、適時地關閉不必要的電器開關,達到節約能源與省電的效益。 TP-Link的最新智慧延長線HS300具備北美ETL安全標準認證,代表產品的安全性深獲美國與加拿大消費者信賴,產品為符合最新安規的阻燃耐熱材質,最大電流與功率負載為15A、1,875W,擁有過載保護的安全機制,同時可監控各項設備的電力耗損狀況;在外在環境安全方面,HS300具備突波保護功能,可防止因天氣變化如雷擊的電力傳輸和突然湧入的電流等突波導致的損壞,能夠有效地保護電器、降低損壞率,為智慧家居安全多一道把關。 廠商名稱:TP-Link Taiwan - 聯洲國際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953-2001 廠商網址:
-
萌小孩用品外送經濟發燒!忠實用戶月訂上萬 天然、健康類商品夯 千項高品質寵物商品 Uber Eats 30分鐘隨點即送滿足毛爸媽的即時需求
宅經濟讓消費者的生活型態開始改變,毛小孩商機也從實體吹向外送!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隨著全球少子化、單身化,毛爸媽飼養貓、狗數量以6%的年增率逐年攀升,將於今年可能首度超越全台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進而帶動「萌寵經濟」爆發性成長。Uber Eats 去年9月起開始拓展寵物用品外送,超過千項精選商品可供毛爸媽們隨時一鍵下訂,30分鐘左右即時解決毛小孩的各式生活所需。近7個月以來,Uber Eats 寵物用品單量成長近3倍,單筆訂單金額平均近千元,比一般外送訂單高出2至3倍,毛小孩需求和毛爸媽們的消費力不容小覷! Uber Eats 總經理李佳穎表示:「Uber Eats 不斷拓展商家合作夥伴的產業類別,提供消費者餐飲、生鮮雜貨、美妝母嬰、寵物用品、鮮花、五金等商品外送服務,滿足消費者生活中的多樣需求。這一年來,在生鮮雜貨、健康,寵物用品的外送訂單都有大幅度的成長。除了生鮮,萌小孩用品是很有成長潛力的類別,毛爸媽消費者跨不同年齡層,對商品多樣性需求高,且仰賴有效率的外送服務解決臨時與補貨的需求。」 毛爸媽們在忙碌生活中也會面臨毛小孩需要餵食、清潔、健康保養上的需求,而 Uber Eats 30分鐘隨點即送*的服務能成為生活好幫手。以訂購時段來說,下班後到晚間9點為訂購最高峰,其次是中午時段。 Uber Eats 平台上的寵物用品消費可歸納出三個主要趨勢: ● 飼主寵愛毛小孩吃喝玩樂花費不手軟!平台上最高的單筆寵物用品訂單達台幣8千元,也不乏每個月花費近上萬元在毛小孩用品上的消費者。Uber Eats 寵物用品合作商家提供上千項商品選擇,從飼料、罐頭、零食、玩具、清潔用品到保健食品應有盡有,特殊商品如生日玩具及生日蛋糕也能選購得到。 ● 在寵物用品訂單中「喵星人」與「汪汪人」消費佔比為七比三,平台前5大熱賣商品類別包括罐頭、優選貓砂、品牌飼料、美味零食、清潔美容商品;其中狗爸媽最青睞零食。 ○ 汪汪人的最愛:【iti】關節強健配方牛肉乾、【多格漫】犬用絹紗雞胸肉塊與野菜、【T.N.A.】嗷嗷待補手作零食、【寶貝餌子】肉多多雞肉乾、【iti】皮毛亮麗配方羊肉乾、【原點】鮭魚鮮食犬餐包、【黑鷹】優選無穀牛肉鮮食盒。 ○ 喵星人的最愛:【艾可】活性碳豆腐貓砂、【YOUR CAT】活性炭無塵貓砂(原礦破碎砂)、【三洋】低磷配方小玉貓罐、【寵喵樂】竹炭豆腐貓砂、【艾可】豆腐貓砂-綠茶、【Kitcat】呼嚕嚕肉泥、【Rufus&Coco】Wee Kitty 超凝結玉米砂、【第一饗宴】優穀健康 非籠養雞&海魚室內全貓配方、【Kakato】卡格餐食罐。 ● 毛小孩的健康與營養備受重視,毛爸媽傾向選擇含健康機能、低敏、關節強健、泌尿健康配方的商品;而清潔美容類別中如潔牙骨、抗菌濕紙巾、尿布墊等除臭用品則以不含化學防腐劑、舔食無害、添加健康成分萃取物的商品最受歡迎。平台上最大的連鎖寵物用品商家合作夥伴「寵物公園」主打嚴選天然食材、紐澳地區產天然食材,或是美國 Whole Dog Journal《全犬期刊》認證推薦飼料,也會至工廠瞭解生產過程、環境,並經試用品質後進行銷售。 寵物公園執行副總羅至玄表示:「『寵物是家人』這一概念近年來已深植毛爸媽心中,更著重挑選具醫師推薦、科學認證、WDJ 認證的飼料、零食及保健品。寵物公園的商品皆經過層層把關與試用,合作廠商需定期提供檢驗報告,讓毛爸媽們買的安心。我們在店內著重服務和商品教育,在 Uber Eats 上則以有口碑的熱銷商品為主,並且透過有效率的外送服務讓飼主取得熟悉的商品。這樣的實體和線上互補的合作模式讓我們上線 Uber Eats 後一直維持5成的成長。在疫情期間不受影響,反而接觸更多新客群,甚至將新客帶入通路。」 為與毛爸媽們一起寵愛毛小孩,Uber Eats 攜手「寵物公園」商家合作夥伴推出優惠活動,即日起至4月27日,50件熱銷商品獨家85折起(實際商品以 Uber Eats App 上顯示為主),寵物公園也新推出環保給水器、可沖式貓砂及可沖式馬桶,以各式優質、安心的商品極致呵護每個毛小孩! *註:詳細外送時間因個別訂單而有所不同。
-
j5create JVCU435視訊攝影機實測開箱,4K高畫質、5倍數位變焦視訊會議超好用!
隨著科技進步,光是從手機上的相機就能感受到鏡頭技術越來越發達,在PC上也是如此,視訊攝影機自問世以來也是佔有一定的市場,加上近年來直播風潮盛行,幾乎已經是實況主們必備的周邊之一,也因此廠商們不斷地推出新產品,而在商用方面受到疫情影響,遠端視訊會議可以說是更加普及,不管是總部與分公司遠端,還是每個人在家工作遠端都會需要一款便利、高清的視訊攝影機。 還記得先前有為大家介紹過的j5create JVCU360嗎?雖然360°全景對於辦公大桌會議真的相當便利,但僅1080P加上單人使用時因廣角造成的畫面變形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你更加注重清晰度,不需要360°全景,j5create也有這款JVCU435視訊會議攝影機可選擇,究竟這組視訊攝影機有什麼特色,繼續跟著小編看下去就知道囉! JVCU435採用j5create一貫的白橘色輕便外包裝,正面可看到JVCU435各項特色;除了攝影機本體外,更隨附了一組遙控器可以直接控制攝影機本體,對於需要架設在較遠距離的用戶們來說相當方便。 JVCU435鏡頭為800畫素提供4K/30FPS解析度,並採用頂級Sony CMOS感光元件加上F/1.6大光圈與影像增強技術,低光源也能確保畫面品質,同時支援ePTZ與5倍數位變焦功能,讓用戶即便放大也能保持清晰畫面,此外更搭載了雙全向性麥克風來確保對話品質,而鏡頭旁還內建了隱私保護滑蓋,在不使用時可遮蔽畫面、聲音來確保隱私空間。 雖然JVCU435並非360°全景鏡頭設計,但攝影機主體與腳座之間採用了萬象接頭連接,可隨意調整鏡頭角度甚至還能360°旋轉(但要注意線會卡到就是),整體調整範圍相當廣泛。 實際接上電腦後,玩家們可透過j5create自家的JVCU Series Companion程式來預覽攝影機畫面,可以看到整體鏡頭廣度相當不錯,以一般電腦坐姿的距離來說約可以容納3~4人沒問題,另外還可以調整一些簡單的設定,如焦距、亮度、清晰度、對比、色調以及飽和度等。 這邊小編用正常坐姿距離,將產品外盒放在與臉差不多的位置來簡單測試焦距、影像清晰度,可以看到即便拉到最大,外盒上的字體也算是清晰能辨識,對於一般視訊來說絕對是相當足夠使用。 整體使用下來,j5create這組JVCU435視訊會議攝影機表現相當不錯,在4K高清畫質與5倍數位變焦的加持下,畫面即便拉大也能保持清晰,對於一般視訊會議使用來說已經相當夠用,隨附的遙控器讓用戶不必再需要動滑鼠來調整,便利度大幅提升。 雖說自家的預覽程式功能較為簡易一些,不過現今一些視訊程式或直播軟體(如:OBS)內可調整的功能也相當豐富,比較不影響使用體驗,而在這注重資安的時代,內建的鏡頭保護蓋能確保隱私真的非常貼心;不管是一般家用、直播或是商用,都可以考慮看看這組j5create JVCU435。 公司名稱:凱捷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絡電話:02-2269-5533 官方網站: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就算吐槽也沒關係,小米百萬新Logo梗圖成真「視力表」環保袋登場
3月底,小米才公布了全新的MI Logo,號稱邀請日本知名設計師出手,而且花了3年...,但是因為僅只是將原本的方形外框改成了圓角設計,引發了網路上的諸多梗圖出爐,網友的吐槽力道也是毫不客氣!(可能我們都是凡夫俗子,看不出設計大師的內涵...) 當初吐槽的MI Logo視力表,這下被小米官方接納、並推出實作創意產品了,從小米官方的微博可以看到對於這項創意的說明:「視力表」是個聰明有趣的創意,我們請原創@王一行VIGAR 設計了三款特別的小米環保袋,最受歡迎的款式,將限量生產1000個在小米商城出售,所有售賣的費用會捐贈給 @愛德基金會 用於環保公益活動。 而且還推出了A、B、C三種款式圖案,並且表示採用的是杜邦Tyvek無紡布材質,內建紙、薄膜與織布三種材料的特性,可以具備像布一樣的強韌性、但卻比紙還要輕一半的重量,100%可循環且製造過程中幾乎沒有添加物,可用水洗,就算燃燒後也主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而已。 目前這系列的MI Logo環保袋售價上訂為29.9元人民幣,折合台幣也就130元左右,限量1000組,可能一正式開賣就會被搶光,雖然網友吐槽歸吐槽、身體通常很誠實!(可以買回來帶出門測試一下路人的視力XD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小米空氣淨化器2實測開箱,智慧家電中物超所值的空氣清淨機精品!
- 「一台泯恩仇」、家中搶頻寬大戰的和事佬,ASUS RT-AX68U雙頻AX2700、Wi-Fi 6路由器開箱體驗
- 欣欣秀泰影城柏晶廳,台北市最好的精品級電影院!
- Seagate One Touch SSD 1TB Feat. Seagate BarraCuda Fast SSD 1TB開箱,外接式固態硬碟重裝上陣!
- 快速充電!一次為4支手機提供滿滿能量,BUFFALO 4A大電流USB充電座開箱實測 →iBUFFALO BSMPA09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
- ASUS ZenFone 3開箱動手玩,台灣品牌智慧型手機中的優質精品!
- iBUFFALO BSMPA09大電流USB充電座實測開箱,4A出力充電器中的優質精品!
- 為健康把關!來自瑞典的頂級空氣淨化技術-Blueair Classic 290i開箱試用
- Nikon D7200數位單眼相機實測開箱,旗艦榮光再現!
- AKG親手調教的絕妙音質,在時尚與科技間遊走的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Samsung Galaxy Buds Pro開箱試聽